我在故宫修文物纪录片电影观后感

时间:2024-10-20 19:26:14
我在故宫修文物纪录片电影观后感

我在故宫修文物纪录片电影观后感

  导语:《我在故宫修文物》是由萧寒执导,杭州潜影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及北京故宫博物院出品的纪录片电影。影片用一种年轻的视角望进古老故宫深处,通过文物修复的历史源流、“庙堂”与“江湖”的互动,近距离展示了稀世珍宝的“复活”技术、文物修复师的日常生活与修身哲学。以下是小编带来的我在故宫修文物观后感,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我在故宫修文物观后感(一)

  大家都爱中国风,在这个科技发达文化匮乏的时代里,中国风可以提升品味和境界,国产片有中国风,国外电影也玩中国风,然而这里面大多数都是应合奉予之作,真正会用中国风,拍出文化含量的电影很少,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不是说浮皮潦草的置入几个符号和元素就能体现的,不客气的说,每年真正能够体现中国文化神韵的电影绝对不超过十部,都得是耐得住寂寞,忍得住诱惑的情怀之作,这部《我在故宫修文物》就是一部。

  这一点从三集电视纪录片就能看出来,相信很多人都看过电视版了,电影版显然更有故事性,而且影像更加沉静悠远却不遥远,有一种宏大的仪式感,又有你无法拒绝的亲和力,当古老的文物经过沉淀,渐渐枯萎、蒙尘,附着在那些斑驳破碎的文物上,在故宫这个独特的世界里,被手艺人慢慢修复,回复曾经的光彩,仿佛接通了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时空,让我们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宏大与壮丽,还在深入人生的思想领悟。

  随便抽出几个画面都可以拿来做PPT,并不茁壮的植物,沉寂的宫殿,几缕阳光跨过八分钟的距离从太阳来到地球,透过老式的窗子照在工匠们的脸上,他们都面前,是几百几千年前的工匠们制作出来的工艺品,代表了当时世界上最高的工艺和格调,如今已是无价之宝,而修复这些宝贝的过程,并不像我们看过的那些好莱坞大片一样惊心动魄,而是一如数千年来,某个手艺人家的平常,师傅和徒弟喝着茶水,唠着家常干着活。

  这一幕和我们平时看到的故宫并不相同,这是人流熙攘的另一面,宁静并且慵懒,轻松并且闲适,让人想坐下来冥禅。这应该才是真实的故宫,经过那么多光辉与磨难,在岁月的洗礼后,渐渐复苏,一件件文物仿佛无声的述说着曾经的故事,这是任何美图美拍软件和好莱坞特效都没法复制的'。

  历史的气息呼之欲出,让我们看到了传统文化的包容与深厚,有趣的是,近期有两部都以中国建筑为名的电影,《长城》是以好莱坞的技术做包装,讲述了一个中外英雄一起打怪兽保家乡捍卫世界安全的故事,弘扬了中国人的侠义与担当精神,练的是武功,《故宫》以平易近人的影像,记录了手艺人和历史的交互,传承的是宽容谦诚,兼容并蓄的国民精神,讲的是文治,文治武功在大银幕上遥相呼应,更显我大国威望。

  而两者相比,我更喜欢后者。因为《长城》是商业大片,毫无疑问的万人空巷,甚至有可能在世界各地大受欢迎。可是《故宫》的影像形式注定了是一部需要时间去证明的佳片,而且,这部电影对历史的凝练,对艺术的推广,对文化的传承意义,是其它商业类型片所无法比拟的。

  秋去冬来,转眼春又来,新年将至,我们的生活的时代变化很快,很多东西转瞬即逝,在一切都在改变的时候,感谢故宫里的师傅们,用一双手,一颗心,把哪些我们民族的宝贝都留存下来,修复,保护,并传承下去,让很多年以后的人们,知道我们曾经的辉煌与灿烂。

  我在故宫修文物观后感(二)

  当初看《我在故宫修文物》昔日的纪录片时,有感现代社会浮躁的功利仿若那被深宫高墙所阻隔,为人所见于一份不为繁华易的匠心传承,但这股匠气却仿若在这部本该更为精粹的电影版中消失了,难见重心的赘述,被弱化的人文思考,如此没有匠气的作品又何以去谈匠心?

  还记得最初刚在网上看到这部纪录片,短短的十来分钟便已然被其所深深的吸引,它犹若为观众打开了一扇时空的大门,不仅为人所见那传承千年中华文化的博大精神,也看到了一群传承文物修缮技艺的故宫人对匠心的坚守,而更为难得的是这是一部真正将人文与生活两相结合的作品,乍看下的浅显随意,实则将这群匠人们的风采心云流水的表露而出,毫不夸张的说我情愿在影院看到的就是网上这一百五十分钟的合集,而不是如今的这部新作。

  那么为什么一部本当是升华精粹的大电影反倒不如原有的成片,这在于这部新作让人感觉更像是一部蹭热度的明星电影,而不是一部真正有着主旨核心的纪录片,当这部电影开始时,混乱的节奏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甚至都无从令人进入状态,而更为突兀的是导演仿若是在玩一个拼图游戏,将原本已然分门别类,步步为营的格局全然打乱,牵强的再度拼凑一体,这样的做法,已然令这一故事本自匠心的重心变的云山雾绕。

  从整体来看,《我在故宫修文物》是一个感觉让人熟悉而陌生的作品,说它熟悉是因为电影沿用了大量已然在纪录片中播过了的镜头,难见新意,而说它陌生则在于其非但没有了原有的魅力,生硬的价值观缔结使其充满了如同说教的意味,更无从所见一个本当去着点的“修”字上,使得匠人虽然还是那个匠人,但那“不为繁华易”的匠气早已消散的无影无踪。

  电影版的《我在故宫修文物》,可以说拥有一个已然成型的好故事,也拥有一群拥有一群故事的老匠人,但电影自身却唯独没有秉承那种能去瑕疵必究的匠气,以至于空谈匠心的怪诞反倒发成为了这部电影颇具讽刺意味的耐人寻味之处。

《我在故宫修文物纪录片电影观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